萬能拉力試驗機
水平調整:首先將電線電纜拉力試驗機作水平調整,依水平儀指示調整基礎螺絲使呈水平,無論是安裝機臺還是移動機臺時都應進行此操作。
安裝夾具并調節軟件參數:打開電腦,啟動試驗儀器電源總開關,安裝夾具,在電腦調節試驗儀器軟件參數。
正確裝置試片:夾具的選擇必須適當,按照所測試材料的種類選用夾具,試片先夾于上夾具后,啟動馬達使中聯板上之下夾具提升到適當夾位置夾持試片,試片夾持時不能受張力或壓迫,以免影響測試結果。如果要裝大變形,將大變形上下滑塊合并(兩夾子之間距離默認是 25mm),再夾住試樣中間部份。
調整行程設定環:在試驗前,調整上、下行程設定環至所需之范圍上下限位置,使下夾具至此位范圍后會觸動極限開關而停機。
歸零顯示字幕準備測試:將所有顯示字幕歸零,準備接受測試。
啟動試驗儀器使橫梁下降開始測試:啟動試驗儀器,此時開始顯示出試件拉力數值,直到試件斷裂時,荷重保持最小值,記錄數值后,取下斷裂試件,再依上述方法夾持試件及顯示器數值,歸零后即可再測試,若測試已完成,請關掉電源。
自動拉力試驗機
制作試樣:按照試驗標準的要求制作試樣,并測量其尺寸和其它數據。
開機并選擇試驗類型:先打開電腦上的軟件測控系統,再打開試驗機電源。根據欲進行的試驗選擇相應的試驗類型。
試運行:選擇適當的速度使試驗機升降運行一下,確定電線電纜拉力試驗機運行正常。
新建記錄并裝放試樣:依據要進行的試驗的次數,新建出相應的試驗記錄條數;并填入相應的批號、編號、試驗環境、試樣尺寸等相關數據。然后調節試驗儀器上裝放試樣的位置,裝放好試樣。
選擇量程:根據試驗所需要的試驗力和變形的范圍,將電線電纜拉力試驗機調到合適的試驗力和變形的檔位(量程)。
清零后設定試驗速度:將試驗力、變形、位移清零。依據標準上試驗過程的要求,設定合適的試驗速度;標準上沒有速度要求的,設置較合適的速度,速度不要太大,以免影響試驗結果。
根據結束條件開始試驗:依據標準上試驗過程的要求,如果要將試樣破壞掉的(比如拉伸,水泥壓縮),選擇 “破型判斷”;如果拉(或壓)到某個試驗力就結束的,選擇 “目標”“試驗力”;如果拉(或壓)到某個變形就結束的,選擇 “目標”、“變形”。點 “試驗開始” 按鈕開始試驗。
查看試驗結果并保存數據、打印報表:試驗完成后 “試驗結束” 按鈕自動按下。如果需要中途結束試驗,也可以按下 “試驗結束” 按鈕手動結束試驗。點 “分析” 按鈕查看相應的試驗結果。如果試驗數據需要保存,按 “保存” 按鈕將試驗數據保存到數據庫,以備查閱。如果試驗結果需要打印,按 “輸出報表” 按鈕將試驗結果輸出到 Word 文檔并打印。
多功能拉力試驗機
設備開機順序為試驗機、計算機、打印機:在確認設備的電源連線和信號連線連接無誤后,按照此順序開機。
安裝夾具并進行聯機操作:根據試樣情況選擇好夾具,若夾具已安裝到試驗儀器上,則對夾具進行檢查,并根據試樣的長度及夾具的間距設置好限位裝置。然后打開電線電纜拉力試驗機測試軟件,進行聯機操作。
新建試驗:點擊試驗部分里的新試驗,選擇相應的試驗方案,輸入試樣的原始用戶參數(如尺寸、厚度等)。
夾持試樣進行試驗:先將試樣夾在接近力傳感器一端的夾頭上,力清零消除試樣自重后再夾持試樣的另一端。點擊運行命令按鈕,設備將按照軟件設定的試驗方案進行試驗。
生成報告后按順序關機并保護儀器:每根樣品試驗完后屏幕右端將顯示試驗結果。再點擊 “生成報告” 按鈕將生成試驗報告。在結束試驗工作后,要按照試驗機→打印機→計算機的順序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后罩上儀器的專用外罩。
全自動拉力試驗機
開機順序與多功能拉力試驗機相同:在確認設備的電源連線和信號連線連接無誤后,按照試驗機→計算機→打印機的順序開機。
安裝夾具、進行聯機操作、新建試驗并夾持試樣:安裝夾具,根據試樣情況選擇好夾具,若夾具已安裝到試驗機上,則對夾具進行檢查,并根據試樣的長度及夾具的間距設置好限位裝置。打開電線電纜拉力試驗機用戶名,進行聯機操作。點擊試驗部分里的新試驗,選擇相應的試驗方案,輸入試樣的原始用戶參數(如尺寸、厚度等)。先將試樣夾在接近力傳感器一端的夾頭上,力清零消除試樣自重后再夾持試樣的另一端。
點擊運行命令按鈕進行試驗,生成報告后按順序關機并罩上外罩:點擊運行命令按鈕,設備將按照軟件設定的試驗方案進行試驗。每根樣品試驗完后屏幕右端將顯示試驗結果。再點擊 “生成報告” 按鈕將生成試驗報告。在結束試驗工作后,要按照試驗機→打印機→計算機的順序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后罩上儀器的專用外罩。
儀表顯示及預熱
儀表有兩個顯示窗,分別顯示傳感器力值和倒計時時間。
試驗前開機預熱 15 分鐘。
安全操作
運行時不要將頭、手等靠近夾頭及移動部件,以避免受到傷害。
非專業維修人員不得隨意打開機蓋自行拆裝、變動電器件。
遇緊急情況按下急停按鈕并切斷總電源。
供電及保護
供電電源為單相交流電源,必須有可靠接地線。
動態試驗部分設置上(下)限位行程保護,當加載裝置運行到上(下)限位位置時起保護作用,這時需按動 “復位”(“開始”)或通過 “下降點動”(“下降點動”)將加載裝置下降(上升)一段距離。
操作面板上 “復位” 按鍵,只有在一次試驗結束后,即提示燈閃爍、鳴叫 10s 后,才能使用本按鍵,中途停止試驗請使用 “清除” 鍵。
設備校準
試驗前應對電子萬能拉力試驗機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精度和準確性符合要求。校準過程需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進行操作,確保各個參數的準確性。若發現校準結果不準確,應及時檢查設備是否存在故障,并進行維修或調整。
環境控制
保持試驗環境適宜的溫度(10℃ - 35℃)和濕度(相對濕度不大于 80%),且無振動、無腐蝕性介質。在進行試驗前,應使用溫濕度計測量環境溫度和濕度,確保滿足要求。若環境不滿足要求,可使用空調、除濕機等設備進行調節。同時,應將試驗機放置在平穩的地面上,避免振動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對于可能存在腐蝕性介質的環境,應采取防護措施,如使用密封罩等。
電源穩定
確保電源電壓穩定,波動范圍不超過額定電壓的 ±10%,并有可靠接地保護。在連接電源前,應使用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確保在允許范圍內。同時,應確保試驗機的接地良好,以防止電氣事故的發生。
試樣選擇
按照試驗標準要求選擇電纜線試樣,確保符合產品規范。在選擇試樣時,應仔細查看產品規范,選擇符合要求的電纜線試樣。同時,應檢查試樣的外觀是否完好,有無損傷、變形等情況。
試樣安裝
使用合適夾具將試樣穩固安裝在試驗機上,注意調整夾具避免對試樣產生額外應力或損傷。安裝試樣時,應選擇合適的夾具,并確保夾具安裝牢固。在調整夾具時,應小心操作,避免對試樣產生額外應力或損傷。安裝完成后,應檢查試樣是否安裝正確,有無松動、歪斜等情況。
試樣狀態
確保試樣在試驗前處于無應力狀態,避免受張力或壓迫。在安裝試樣前,應將試樣放置在無應力的狀態下,避免受到張力或壓迫。可以將試樣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讓其自然松弛。在安裝試樣時,應避免對試樣施加過大的力,以免影響試驗結果。
試驗速度
根據電纜線材料性質、試驗標準等因素設置合適試驗速度,控制在材料線性范圍內。在設置試驗速度時,應考慮電纜線的材料性質和試驗標準。一般來說,對于柔軟的電纜線,試驗速度應較慢;對于堅硬的電纜線,試驗速度可適當加快。同時,應確保試驗速度控制在材料線性范圍內,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負荷范圍
根據電纜線強度設置合適負荷范圍,略大于試樣極限負荷。在設置負荷范圍時,應根據電纜線的強度進行計算。一般來說,負荷范圍應略大于試樣的極限負荷,以確保能夠測量到試樣的最大強度。但負荷范圍也不能過大,以免損壞試驗機。
數據采集頻率
根據試驗需求和設備性能設置數據采集頻率,頻率越高結果越準確,但會增加試驗時間和數據處理時間。在設置數據采集頻率時,應考慮試驗需求和設備性能。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可以適當提高數據采集頻率。但頻率越高,試驗時間和數據處理時間也會增加。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權衡,選擇合適的數據采集頻率。
預熱與穩定
開機后預熱 5 分鐘,待系統穩定后進行試驗。再次開機應間隔 1 分鐘。在開機后,應讓試驗機預熱一段時間,待系統穩定后再進行試驗。這樣可以確保試驗機的各個部件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果需要再次開機,應間隔 1 分鐘,以避免對試驗機造成損壞。
安全操作
試驗過程中嚴禁將手或其他物品放置在試驗機中聯板或下夾具上,觀察試驗機運行狀態和數據變化。在試驗過程中,應保持安全距離,嚴禁將手或其他物品放置在試驗機的中聯板或下夾具上,以免發生意外。同時,應密切觀察試驗機的運行狀態和數據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緊急停止
出現異常情況或需緊急停止試驗,立即按下急停開關并切斷電源。在試驗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如試驗機故障、試樣斷裂等,應立即按下急停開關并切斷電源,以確保安全。在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與分析
試驗結束后記錄并分析試驗數據,計算相關參數并與產品規范比較。在試驗結束后,應及時記錄試驗數據,并進行分析。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算相關參數,如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等。然后,將計算結果與產品規范進行比較,判斷試樣是否符合要求。
設備清潔與維護
及時清理試驗機上的粉塵和雜物,保持設備清潔干燥,定期檢查維護各部件和系統。在試驗結束后,應及時清理試驗機上的粉塵和雜物,保持設備清潔干燥。可以使用干凈的布擦拭試驗機表面,清除灰塵和污垢。同時,應定期檢查維護試驗機的各個部件和系統,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可以檢查夾具是否松動、傳感器是否準確等,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維修。
遵守標準
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和記錄數據。在進行電線拉力試驗機試驗時,應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記錄數據。這樣可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同時,應注意標準和規范的更新,及時調整試驗方法和參數。
安全防護
對于易爆易碎類型電纜線試樣,做好防護工作以防傷及人體或發生其他事故。對于易爆易碎類型的電纜線試樣,應做好防護工作。可以使用防護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以防止試樣破裂時傷及人體。同時,應將試樣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發生其他事故。
設備移動
移動試驗機應先切斷電源,避免帶電插拔電源線損壞電氣控制部分。在移動試驗機時,應先切斷電源,避免帶電插拔電源線。這樣可以防止損壞電氣控制部分,確保試驗機的安全。在移動試驗機時,應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損壞試驗機。
主要技術參數及特點介紹
大脫模長度為 300mm,額定電壓為 380V,大壓力為 22Mpa(出廠時已調好勿動),總重量為 310Kg。本機系全鋼件組成,具有堅固耐用、工作效率高、操作簡單等優點。全鋼件組成使得試驗機在工作過程中更加穩定,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全鋼件的耐用性也使得試驗機的使用壽命更長,減少了維修和更換的成本。
使用方法
首先,把方向閥扳到中間位置。然后,接通 380V 電源,打開小門開啟開關看電機是否正轉,如反轉可將工作 1 調到工作 2。接著,將裝好材料的試模放在定位板上,再將頂塊放置試模上。這時將方向閥向上扳,當試件壓平后,將方向閥扳回中間位置,再將方向閥向下扳,當頂塊與上頂板分開后停止,再將頂塊取下來。最后,上升即可將試件脫出。
維護與保養
每次使用后,應擦試干凈,長期不用時應涂上防銹劑。泵站液壓油應定期更換,該系列油泵的工作介質為 YB-N32 號液壓油,環境溫度低于 10℃時可用 YB-N22 號液壓油,環境溫度高于 40℃時可改用 YB-N46 號液壓油。工作半年清洗一次油箱,同時更換新油。油泵正常工作溫度為 20 - 50℃,油溫過高,需要采取冷卻措施或停機,油溫過低時需采取加溫措施,或低壓動轉來提高油溫。本機出廠時調定的工作壓力不得任意提高。
故障分析與排除
壓力不足時,可能是安全閥調整過低或接頭松動、密封件損壞。排除方法為調整安全閥,緊固接頭或更換密封件。高壓流量不足時,可能是柱塞偶件配合間隙磨損過大、柱塞或彈簧折斷、各處漏損造成流量不足、油溫過低或過高造成吸油困難或容積下降、液位過低油泵吸空、高壓泵吸空或無高壓排出。排除方法為更換柱塞偶件、更換有關零件、緊固接頭更換密封件、控制油溫在 20 - 50℃之間、加油、使用前或更換油后使電機反轉 1 分鐘或點動數次。
操作規程
首先,調節振動成型機上下車的配重塊數、偏心塊夾角和變頻器的頻率。然后,將鋼模套環、鋼模及鋼模底板緊密聯結,放在堅實地面上。混合料應一次裝完,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壓緊,將鋼模連同混合料放在振動壓實機的鋼質底板上,用螺栓將鋼模底板與振動壓實機底板固定在一起。接著,將振動壓頭對準鋼模后,拉動手動葫蘆放下振動器,使振動壓頭與鋼模內的混合料緊密接觸,取下手動葫蘆吊鉤,放好手動葫蘆拉鏈。檢查振動壓實成型機上的螺栓及相關聯接處,確定沒有任何物品放在振動壓實成型機上。啟動振動壓實機開關,開始振動壓實。仔細觀察振動壓實情況,在振動壓頭回彈跳起時關閉機器,記下振動壓實時間。用手動葫蘆拉起振動壓頭。松開鋼模底板的螺栓,將鋼模連同經過振實的混合料一起卸下。用刮土刀沿套環內壁稍稍挖松振實后的混合料以便使混合料與套環脫離,松開螺栓后小心扭動并取下鋼模套環,然后檢查鋼模內振實后的材料高度是否合適。經過振實的混合料不能低于鋼模的邊緣,同時,振實后的混合料也不能高出鋼模邊緣 10mm,否則按作廢處理。
安裝鋼模套環、鋼模及底板,將混合料裝完并固定在振動壓實機上
按照操作規程,將鋼模套環、鋼模及鋼模底板緊密聯結,然后將混合料一次裝完,整平表面稍加壓緊,放在振動壓實機的鋼質底板上,用螺栓固定。
啟動振動壓實機,觀察振動壓實情況并記錄時間
啟動振動壓實機后,仔細觀察振動壓實情況,在振動壓頭回彈跳起時關閉機器,記下振動壓實時間。
卸下鋼模,檢查振實后材料高度是否合適
用手動葫蘆拉起振動壓頭,松開螺栓卸下鋼模,檢查材料高度是否合適,不符合要求的按作廢處理。
注意振動壓實前檢查儀器螺栓緊固程度,遵守操作規程
由于振動容易對儀器造成損傷,在振動壓實前需仔細檢查儀器螺栓的緊固程度,操作時一定要遵守操作規程,不可疏忽大意。振動壓實過程較短,應認真觀察振動器壓頭是否達到跳起的狀態,不要使振動壓實機長時間在回彈跳起狀態運行。
主要功能介紹
具有杯突試驗、拉深試驗等多種試驗功能。可進行金屬薄板和薄帶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可用于 Nakajima 和 Marciniak 的試驗。產品可進行剛性脹形試驗、杯突試驗、板材擴孔試驗、制耳試驗、拉深試驗、液壓脹形試驗、錐杯試驗等。
功能特點
可實時采集數據并繪制曲線,自動控制試驗過程,顯示工作狀態,具備數據庫功能和變壓邊力試驗功能等。采用滾珠絲杠加載,墊模和壓模及沖頭同軸度更高,杯突值更準確;使用 FPGA、單芯片、高達 100M 數據處理速度,不丟失每一瞬間實時數據;實時并行數據采集與處理,控制穩定、高效;差分電路,電源與外圍接口全隔離設計,抗干擾能力強;高精度數字位移裝置通過差分電路配合 FPGA 內部純硬件使得試驗結果更準確可靠;雙路 24 位高精度 AD 采集,沖壓負荷和夾緊力更細膩;7 寸 TFT 工業真彩觸摸顯示,圖形美觀,操作更人性化;電氣設計滿足 EMC 安全標準要求;具有限位保護、滿量程過載保護功能。
操作安全性
硬件上采用限位保護和急停開關,軟件上有過負荷保護,具有多種安全設計。在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立即按下急停開關,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同時,軟件上的過負荷保護功能可以防止試驗機因過載而損壞。
維護和保養
存放環境應干燥通風,避免雨天在室外使用,防止進水。硫化機存放環境保持干燥、通風良好,可避免因潮濕導致電器線路潮濕。不要在雨天在室外使用硫化機,防止電控箱及加熱板進水。如果工作環境潮濕、多水,在拆卸搬運硫化機時,應在地面用物品墊高,不要讓硫化機同水直接接觸。
加熱板進水時的應急搶修方法及定期加熱保養。如果加熱板進水,應首先聯系廠家進行維修。如果需要進行應急搶修,可將加熱板上蓋板打開,先將水倒出,然后將電控箱設置為手動操作,加溫到 100℃,保持恒溫半個小時,將線路烘干,在手動狀態下進行皮帶膠接。同時應及時聯系生產廠家,進行線路的整體更換。在較長時間內不需要使用的情況下,應每隔半個月對加熱板進行加熱(溫度設置在 100℃),保持溫度半個小時左右。
使用結束后正確放水,延長水壓板使用壽命。每次使用結束后,應當將水壓板內的水放干凈,尤其是冬季,如果水不能放干凈,往往導致水壓板膠皮過早老化,水壓板使用壽命降低。正確的放水方式是,在硫化保溫結束后,硫化機未拆卸前進行。如果在機器拆卸后放水,有可能導致水壓板內的水無法完全排出。